媒体评售楼处拆除人脸识别系统:“下架”还应有下文
访问: 阿里云双11全球狂欢季返场继续 – 双核8G云服务器首年286.44元 人脸信息属个人信息,倘若人脸被冒用,支付、网贷、门禁等就处于不设防的状态,此外,人脸识别技术是依据“生物特征数据”进行识别的。泄露后,人们终生将处在不确定的风险之中。正因如此,我国相关法律规定,“收集、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,应当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原则,应当征得该自然人或其监护人同意,且被采用者同意后还有权撤回。”售楼处在没有经过客户允许的情况下,私自收集客户面部信息的做法,很显然与法不符。在这个意义上,南京要求售楼处拆除现有人脸识别系统,既是对个人信息安全负责任的表现,也是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循。 不过,对于那些已经下架的“人脸识别”设备,相关部门注意不能就此“一下了之”。从报道中来看,售楼处安装“人脸识别”系统,已成为行业“潜规则”,这就意味着,许多客户的人脸信息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售楼处采集。由于人脸识别应用五花八门,也没有统一行业标准,大量人脸数据都被存储在各应用运营方,或是技术提供方的中心化数据库中。这种分散建立的数据库,信息泄露风险比较大。因此,除了要求售楼处尽快拆除“人脸识别”系统,相关部门还要责令包括开发商在内的商家,销毁已经收集的人脸信息,保障客户个人信息安全与财产安全。 此外,相关部门还要对私自采集人脸信息的机构或者个人及时追责。根据我国网络安全法规定,侵害个人信息依法保护的权利的,责令改正,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、没收违法所得、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,没有违法所得的,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,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。相关部门应以法律之槌敲响保护“人脸信息”的警钟。 不得不说,现在人脸识别技术经常被“滥用”,随便一个公司就可以采集人脸信息,这种现象很不正常。各地应当学习南京的做法,对辖区所有安装“人脸识别”系统的场所的合法性进行审查。特别是,要注重源头治理,对“人脸识别”领域进行严格规范,为人脸识别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立规矩,像保护公民生命财产一样保护人脸等生物识别信息。 评论员 朱文龙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(编辑:淳化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
- 前程无忧发布第一季度财报:营收7.911亿元,同比下降13.2%
- 美国放弃DSRC 转向中国主推的C-V2X车联网标准
- 蔚来汽车盘前股价一度大涨19% 受到广汽集团计划注资的传闻影
- 三星Galaxy S20系列预售海报曝光 预订用户赠真无线耳机
- Android10.0系统补丁推出 可解决部分用户无法正常打开安全文
- 荔枝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第四季度净亏损3亿元
- 消息称iPhone 12会有硌手情况:边框致敬4代但又加大尺寸所致
- 雅致设计驱动体验创新 vivo X50系列发布会6月1日见
- Facebook承诺捐赠2000万美元资金 以帮助全球应对新冠病毒疫
- 谷歌推出129.99美元的Nest Thermostat 增加了运动芯片和更智